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上课,当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时,在贫困地区,却仍有一群渴求知识的孩子,他们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渴求见到外面的世界…面对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每一个孩子无论身处各地,都期盼能通过学业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你愿意为孩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吗?
让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为孩子种下梦想的种子
虽然时间过去两个多月了,说起今年暑期的天津大学之行,甘肃省宕昌一中高二学生任正贵仍然难掩兴奋之情。“我和同学们是带着梦想去的,终于见到了屏幕上熟悉的天大云课堂主讲老师。”
在甘肃陇南这个贫困县的大山深处,越来越多宕昌孩子们感受到了天津大学师生种下的梦想种子:挤坐在一起的学生们在大屏幕前与渤海之滨的天津大学教授聊得津津有味;中学生兴冲冲围着不远千里送来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海洋标本……
几年来,天津大学正在用一间间“北洋梦想教室”点亮包括多个贫困山区学校的教育扶贫地图。师生以“互联网+教育”模式进行“云支教”,开展远程教学计划,用一块块投影大屏将万里之外的天大校园与贫困山区的中小学联系起来,为当地中小学生搭建起了近距离接触大学生活的桥梁,将大学优质师资力量和学科优势源源不断地辐射到贫困山区。
“孩子憧憬什么我们就带来什么”
宕昌县是天津大学定点扶贫对象。怎样才能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推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点燃他们的梦想“发动机”?天津大学持续打出教育扶贫组合拳。
从年起,天津大学以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为依托,通过众筹、义卖、校友资助、校企合作、学校支持等方式,计划在年前为全国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中小学建立包括美术教室、电教室、科技教室、体育室、课外活动室等在内的个“北洋梦想教室”。
没有规定动作,没有统一蓝本,“贫困山区里的孩子憧憬什么我们就带来什么,热爱什么我们就创造什么。”天大师生们常常这样说。
年9月起,每周利用在线平台直播功能开设“云课堂”,根据宕昌中学生课程设置情况,从化学、环境、人工智能等13个方面入手,邀请相关专家和优秀大学生向宕昌学子科普专业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受众超过0余人。
今年暑假,天津大学在宕昌县官亭镇九年制学校捐建的“北洋梦想教室”揭牌,这是学校在全国捐建的第58间“北洋梦想教室”。
天大师生捐赠了显微镜、植物、昆虫、海洋无脊椎动物标本和生物学科普书籍等一系列物资,还带来了炫酷的机器人进行现场教学。“我们从学生的眼中看见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渴望!”天津大学师生这样说。
没有作业、不搞补习班的支教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有多远?今年暑假,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暑期“留筑梦想”夏令营实践队的师生们丈量了他们心中的“最遥远距离”。他们从天津西站出发,跨越大半个中国,全程多公里,来到了宕昌县好梯乡。
而在好梯乡九年制学校,孩子们像过节一样,盼着哥哥姐姐们到来。听说天津大学夏令营要招募队员了,孩子们一早就跑去排队。
物理电学实验、配制化学试剂……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天津大学实践队设立之初就有个约定:没有作业、不搞补习班,就是让一群大学生用火热的青春,唤醒、点燃山里孩子的激情和梦想。
比多教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帮他们推开一扇通向外面的窗。
今年暑期,天津大学共组织了17支实践队,名师生赴宕昌县17个学校开展夏令营,开设各科课程及各类素质拓展课程,覆盖当地名师生,累计授课学时。同时,由学校青年教师组成的科普宣讲团队,用“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吸引学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夏令营期间,实践队师生还开展了家访、文化墙绘制、社会调查、扶贫产业项目开发等实践活动。
从屏幕追随到线下“追星”
今年暑假,宕昌一中高一学生申喜梅在天津大学科学营的安排下来到了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与她同行的还有另外10多名同样来自宕昌一中的学生。
申喜梅见到研究所孙锐老师的第一眼就认出了她。曾经隔着屏幕,跨越多公里,申喜梅和同学们在宕昌一中听线上课,灼灼目光紧紧追随着屏幕上的孙锐老师,博学多识丰富幽默的孙老师俨然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偶像。
据介绍,年起,共93位来自宕昌的高中生免费赴天大参加科学营,很多学生因为参加科学营第一次走出宕昌,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对未来支教的规划,天津大学将继续以“北洋梦想教室”的建设为杠杆,引导学生深入乡村基层,撬动高校、校友、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带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助力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梦。
宕昌孩子,你想象不到的优秀
筑梦材缘宕昌实践队的马辰宇,在支教过程中有以下感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此次支教的感受,我想应该是“惊喜”。这些大山里的可爱的孩子们无数次用他们的行动让我不禁说出“哇,好厉害啊”。
和预想中可能有些乏味不同,这些孩子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山里的孩子们很内向,这就格外需要我们主动与他们交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鼓励和肯定,从而使他们获得前进的动力。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优秀的,也是努力的。他们对没听说过没见过的东西理解得特别快,稍加引导就能把一点简单的新知识投入到实践应用中,这对于获取信息途径比较单一(一般只能是通过老师和网络)的他们多么了不起。他们的闪光点证明了他们的努力,无论是哪种才艺特长,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达到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水平。”
天大人,在为梦想努力!
天津大学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发起成立了“兴学之路”教育扶贫基金。发起后,各单位、各学院广泛发动,得到各位老师、同学、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
让我们一起努力,继续为“兴学之路”教育扶贫基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宕昌孩子的笑容更加灿烂!
目前,天津大学已经全国各地开展了多层次、多种类的帮扶活动,不仅捐建了58间“梦想教室”,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了各类的教育物资和学校的教师授课;更力求兴学助师,铺筑寻梦道路,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和教师们打造游学通道,让他们开拓视野,获得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信心!
基于此,我们希望能够凝聚更多的善心,来帮助这些贫困帮扶地区的学生、教师发展,以及“梦想教室”的建设,打造兴学求知的坦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