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4.html
近日,一位小伙手执一面印有“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的锦旗来到武都区公安局蒲池派出所办公区,对民警说道:“王警官、白警官,谢谢你俩,这一次给老胡顺利落户的事多亏你俩操心,真真实实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办了一件实事,我代表村两委和小胡一家人对你们表示真挚的谢意!”至此,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辖区一精神病人多年无户口的事情就这样在皆大欢喜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蒲池乡,属秦岭南麓,地处武都区西北部,东与汉林镇、马营镇为邻,南与两水镇相连,西于石门镇、角弓镇接壤,北与池坝乡毗邻,距武都城区18.6公里,区域总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余人,下辖25个行政村,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薯为主,中药材、花椒、山野菜产量丰富,礼武公路穿境而过。长期以来,蒲池乡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传统观念等客观因素影响和制约,境内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思想僵化、法律意识淡薄等现象,尤其是几个较偏远村社,文盲、半文盲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男尊女卑,“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犯错与女人无关,全权由男人承担”思想仍然存在;村社内好多具体事务,村民误以为和自己无关,全然没当回事,如办理户籍、申报困难补助等都是由村干部全权“代劳”,由此造成好多具体事务出现失误,甚至数据丢失。随着礼武路的建成通车和党的惠民政策逐步落实,蒲池乡也赶上了好时代,通村、通户公路全覆盖,辖区交通环境逐步改善,三个较偏远村也易地搬迁到条件较好的两水坝,人流客流量骤增,传统观念得到很大冲击,人民群众改变了以往“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想法,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即便生活如何困难,都要想方设法供娃娃读书识字,老人享受着国家的各项补贴,守护着家园,安度晚年。再后来派出所也成功入驻,老百姓在体会到真真实实的便捷之余,也同时在案件办理、法制宣传中无声无息受到了法制教育,这期间前期由村干部“代劳”办理的具体事务问题凸显,在户籍方面,如老人户籍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影响国家惠民政策的按时享受,姑娘、小伙儿户籍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影响结婚生子,适龄儿童户籍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影响上学就业,种种,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诸多不便,由此便纷纷到派出所申请更改年龄信息,这一下子派出所忙的不亦乐乎。据不完全统计,蒲池派出所自入驻办公以来,社区民警和户籍民警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多方调查走访、问询,撰写调查报告,先后成功为辖区群众按规定申报补入遗漏、更改户籍信息事项达六十余起,解决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真真切切为人民群众办理了实事,得到一致好评。
派出所为辖区某村一长期无户口精神病患者老胡顺利申请到户籍的事例就是这六十余起惠民事项办理中极为寻常的一例。年3月末,蒲池派出所民警在下村摸排重点人口和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信息工作中,掌握到某村有一称“老胡”的无肇事肇祸倾向精神病患者,居无定所,四处流浪,为防患于未然,派出所民警还是决定对其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备查,但当民警向村干部及其知情人询问“老胡”个人信息时,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支支吾吾,民警见疑不放,最后村干部告诉了民警实情,原来“老胡”因患精神病多年,加之其直系亲属都已去世,造成老胡户口信息丢失,且无法查证,现他被一个远房侄子“小胡”赡养,以前好几次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但均因资料不全被退回,属黑人黑户,没有户口登记信息,当问询“老胡”有无能证明其身份的原始资料时,“家属”仔细想了想后告诉民警:“啥也没有”。民警王铭、白鹏举立即将此事汇报所长王宏勇,王所长当即安排对此事开展调查走访,叮嘱:“告诉老胡家人,尽量找寻能证明其身份的原始资料,资料虽然有欠缺,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先做好我们该做的,调查完再说”。就这样,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当下,民警从一张申请和一张证明做起,为确定“老胡”身份,必先找到他本人,但老胡患有严重的精神性疾病,长期四处流浪,靠乞讨为生,居无定所,民警多方打听后好不容易才找到其本人,但当民警欲上前欲向其问询他的基本情况时,他又像个小孩一样惊慌着跑远了,根本不配合民警的询问,后来又几次找寻,但都未果,好在“偷拍”了一张老胡的近照,随后民警在“全国人口数据库”、“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警务终端等平台查询比对,均未找到有关“老胡”的户口信息,确定其为无户口人员。接下来好几天的时间里,民警几次深入“老胡”所在的村子,经多方问询后得知,老胡的家人十几年前相继去世,好多村民只记得“老胡”的大概情况和年龄,具体户口信息无法查证,实在没办法,民警只有找寻历任村干部和村内老胡的同龄人进行求证,由于当时正值农忙时节,村内白天几乎找不到一个能符合条件的村民,民警就加班加点利用晚上的时间走村入户,询问知情人,最终,老胡的具体年龄信息得到求证。
老胡,男,汉族,未婚,年1月18日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蒲池乡某村,现实际年龄46岁,在办理第一代户口登记手续时其有户口信息,后来“老胡”由于婚恋纠纷,自己喜欢多年的姑娘移情别恋,嫁于他人,精神受到刺激导致有所失常,未及时治疗,病情加重,这期间家人也相继去世,“老胡”伤心至极,对他的病情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其精神彻底失常。由于无人看管,“老胡”就走出村子,四处流浪,靠乞讨为生,后来在一代户口薄更换二代户口薄、户口实行联网操作期间,由于无人操心“老胡”户口一事,导致他本人户口信息彻底丢失。后来和“老胡”为远房亲属关系的“小胡”长大成人,得知自己的远房堂叔仍在人世,遂不定时送衣问暖,主动承担起了他的赡养义务。基本事实清楚了,但只有言词证据,没有原始证据,为申请“老胡”户口补入遗漏的困难还是很大,为切切实实解决问题,民警绞尽脑汁,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民警在乡政府计生站成千上万的资料中找到了老胡的人口登记底册。一看人口登记底册上的登记信息,和前期调查结果完全吻合,这一发现让民警极度高兴。但欲再找寻其他有用资料时,已无计可施。接下来开始撰写调查报告,然后送有关部门审批,由于资料不完备,审批受到很大阻碍,但在民警多方沟通和协调下,6月中旬,“老胡”的户口被顺利审批通过,一个二十多年的无户口精神病人终于有了自己合法的称谓。接下来,老胡也会像其他正常人一样,享受到自己该享受的政策和权利,也能为“小胡”这个有着善举的赡养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当“小胡”拿上自己的户口本,为“老胡”顺利落户他家时,他留下了感激的泪水,参与办理和解决此事的民警两人相视后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又过了几日,该村村主任替在外务工的“小胡”为民警献上了一面锦旗,就发生了文初那一幕画面。
这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也是每位基层民警的日常。在当前开展的“百万警进千万家”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这样的故事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正是千千万万的小民警,普普通通的小事情,才拉近了警民关系,为构建和谐鱼水情贡献着自已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