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股又飞了!
受限产涨价以及下半年基建投资预期升温影响,水泥板块在最近短短两周时间内已经涨得怀疑人生。比如,之前我们分享过的两家公司: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已经分别从底部34.62元、14.4元涨至47.48、25.68元。
在如此大好行情之下,今天解析兄打算再为大家剖析第三家优秀水泥企业。它是西北甘肃、青海地区的水泥龙头,祁连山。
01、甘、青地区水泥龙头
学过地理的都清楚,祁连山脉从空中俯瞰,其横亘于甘肃、青海之间,像一条巨龙绵延千里,嵴峰直插云霄,雄奇瑰丽的气象令人折服。而国内水泥行业,就有一家水泥企业发迹于这里、它还以“祁连山”作为公司的命名。
公司的水泥品牌曾经在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主要是建国之初,公司水泥主要集中供应到刘家峡水电站建设使用。刘家峡水电站当时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水电站,公司靠着这个战绩一举成名。
目前公司主营水泥业务,形成以兰州、永登、天水、甘谷、平凉、成县、漳县、文县、陇南、嘉峪关、古浪、夏河、张掖、定西及青海湟中、民和、西藏为主的17家水泥生产基地布局,拥有熟料在产产线19条,合计产能.5万吨/年,其中在甘、青两地产能分别为.0、.5万吨/年,产能占有率分别为41%、16%。
由于公司87%的水泥业务都是集中销售在甘肃省,覆盖兰州等核心都市圈,因此奠定了在甘肃和青海地区的水泥龙头地位。
除了水泥业务,公司近年还积极进行产业链延伸,投入运营9个商品混凝土生产基地和3个骨料生产基地,发展商品混凝土和骨料业务。
截止年,公司水泥、混凝土、熟料以及骨料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6%、1.52%、8.03%、0.38%。
据中国建材董事长在投资者交流会的资料,世界上老牌水泥公司在成熟阶段时,骨料和水泥的销量大概是2:1的水平。按照这一假设模式,公司年销售近5万吨水泥,意味着祁连山的骨料规模未来也能达到多万吨。可以说骨料业务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有望成为继水泥业务之后另一大成长曲线。
02、短板明显,建设空间广阔
相比东部地区,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基建需求和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水泥消费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甘肃、青海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原因,基础设施较为滞后。以甘肃省为例,目前无论铁路网密度还是公路网密度,均在全国各省中排名倒数第五,并且还远远不如临近省份宁夏和陕西的二分之一不到,基建短板非常明显。
如今在十九大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基建补短板的引领下,作为我国贫困地区集中地的甘、青两省,近年基建开始得到了国家政策更多的大力扶持。
伴随着“三区三州”、“八纵八横”等重大战略的提出,基建需求迎来升温,直接带动当地水泥消费。
03、增加有限,但格局优势凸显
虽然甘肃、青海基建前景广阔,但是当地水泥产能占全国比例较低。甘、青地区自错峰生产以来,执行效果逐年提高,目前新增产能也变得非常有限。比如,年甘肃和青海均没出现新增产能投产计划。
不过好在于多年竞争之下甘肃和青海地区水泥竞争格局较优,水泥龙头企业目前对市场把控力度非常强,主要有公司、海螺水泥、宁夏建材以及金圆水泥掌控市场。
其中,公司和宁夏建材在甘肃市场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原因是中国建材很早之前通过收购将祁连山、天山股份与宁夏建材收入囊中,使得两者处于同一控制之下。
年公司发布公告:中国建材集团承诺自该承诺出具日起3年内,并力争用更短的时间,综合运用委托管理、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调整等多种方式,稳妥推进相关业务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去年是中国建材承诺整合西北水泥同业竞争期限的最后一年,公司和宁夏建材已经迎来整合。整合方案的落地使得甘肃水泥市场进入寡占阶段,由于公司已经属于中国建材集团布局在西北地区的重要水泥企业,因此会更加倾向增强公司对甘肃市场的控制力。
公司作为当地水泥龙头,水泥销量也有望得到较快增长。同时年西藏产能的投放也将为公司持续提供增长动能。
(文章来源于:解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