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陇南师专美术与设计学院、陇南美术馆、陇南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专业品格·学术高度·地方风采”专题书画交流活动,旨在探索陇南美术的专业性、学术性与地方风采的深度融合模式。通过校地间美术工作者的交流,建立起一个更好的学术共享平台,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发展新篇章。
陇南师专党委书记余学军宣布活动开幕
李艳红校长致欢迎辞
李艳红校长首先在讲话中介绍了陇南师专的基本情况,对广大美术工作者来到陇南师专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探索陇南美术的专业性、学术性与地方风采的交流模式。希望通过交流,进一步增强陇南师专美术学科专业能力,引领美术学院师生专业成长,提升办学水平。陇南师专将以更好的职业状态,实现协同育人,服务地方。
陇南市美协主席、市博物馆馆长李冰致辞
李冰主席在发言中表示,陇南市美术家协会高度重视此次与陇南师专的合作共建,将充分发挥协会的专业优势,加强合作与交流,希望校地联合,建立起一个学术的平台。希望将来和师专有越来越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发展新篇章。并且向陇南师专捐赠了作品。
李冰主席向陇南师专赠送作品
陇南师专校长李艳红向陇南市美协主席李冰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座谈会由陇南市美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陇南师专美术学院教授王惠主持
在座谈会上,张尊铭、蒙朝晖、宋涛等美术工作者就座谈会主题“专业品格·学术高度·地方风采”进行了发言。陇南市美协副主席,陇南师专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宋涛发言
在发言中,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学习经历,围绕如何构建陇南美术的专业性,关于陇南美术的学术性,如何以美术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彰显陇南地方风采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王惠教授在最后总结中,将座谈会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概括,具体有以下几点:
1.在专业品格方面,不论是术业有成的老画家,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画家,都要做到“三勤”:勤动手,多画;勤动眼,多看;勤动脑;多想。在长期的创作和思考中,做到由技入道,坚持自己的专业品格,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在学术高度方面,我们争取做到要“四从”:乐于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髓,传承经典,敢于从西方绘画、以及其它艺术门类中接受启发,丰富自我;善于从诗词、书法、文艺理论当中廓开视野、滋养性情;勇于从自我的艺术思想和学术思维当中寻求突破、提升高度。
3.在地方风采的展示方面,有了专业品格和学术高度做前提,则我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健康地发展。有以下三点:
(1)挖掘富有陇南特色的题材。作为陇南的艺术家,我们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将家乡的自然美景、风土人情、民俗传统、文化特色等等,用画面表达出来,为家乡写照,这既是我们内心情感的呈现,也是对家乡的礼赞和宣传。
(2)多元手法的并存。艺术手法的多元化是咱们陇南美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态形式。对多种手法的包容并置,即是陇南美术的底气,也是陇南美术的活力。希望今后依然能保持各种艺术手法的多元并存,维持陇南艺术生态的健康和平衡。
(3)既有风格的突破。当前的陇南美术界,尽管大家的作品各有特色,但是从总体上讲,我们的发展上空间还很大,接下来,更加深层的探索、更具特色的艺术语言,树立更加强烈的个人风格,构建富有标识性的群体风格,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最后,王惠教授表示,今天到会的各位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学术追求,在创作实践、艺术态度等方面都为后学做出了榜样。在写照家乡、锤炼语言当中显示出的实力和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今天的这个研讨会,既是大家交流创作心得、碰撞学术火花的场所,也是引领陇南美术创作方向的盛会。希望从今以后,校地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推进合作,以促进陇南美术的进一步繁荣。
下午,各位美术工作者在现有的教学框架下,有针对性的对陇南师专学生们在平时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及教学示范,
陇南师专党委书记余学军,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艳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胜青等出席了本次活动。甘肃省美协名誉主席杨立强,成县文化馆原馆长张尊铭,陇南市博物馆馆长、市美协主席李冰,陇南市美协顾问、陇南市书画院名誉院长李明等,以及陇南市各县区青年书画家和陇南师专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代表共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来源:陇南美术。监制:张红霞编审:尹玉会编辑:赵立琼嗨!我是小编负责全市优秀文艺精品的收集、整理和推介工作,凡我市文艺工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的作品或未曾发表的优秀原创作品,参加市级以上展览的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作品,文艺作者个人专著出版、获奖等文艺信息,我们可在平台推介和发布。发送作品的同时,请将您的详细信息(包括个人艺术简介、生活照、作品介绍、参展或获奖图片、联系电话等)发送给我。拒绝接收在其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