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梁到弓杠岭,穿跨九寨沟的政区边界

北京医院扁平疣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314/8744646.html

从甘肃南部的文县城区出发,先北沿国道至东裕口,再西转国道去往川西九寨沟方向,过了柴门关,由甘肃进入四川。国道于年底通过川甘各自省道而升级,北起甘肃景泰,穿越陇东台塬、陇南山地、川中盆地等区域,南至云南昭通,途经川甘滇三省。文县—九寨沟即是其中之一段。

野猪梁,又称“猪关梁子”,属大巴山西缘余脉—摩天岭,遂地接岷山系。东侧柴门关,为阴平古道之要隘,连陇入蜀扼门户。清代光绪《甘肃新通志》卷九载称:“负山临河,峭壁镌‘秦蜀咽喉‘四字,出关五里即四川南坪界’’。今地界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石鸡坝镇水沟坪村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郭元乡青龙村。

国道川甘省际交界处。“四川界”与“欢迎您再来甘肃”两块牌子之间存在着辖域穿插,图中右侧电子门径是白水江青龙水电站,此电站虽位于白水江东岸,但属于四川省。

省际边界甘肃境内的“阴平古道”石碑。阴平道贯连大巴山西延余脉摩天岭,白水峻峡,沟通陇南与川西。摩天岭北侧古为“阴平郡”,故名。三国后期,魏将邓艾伐蜀,就经此道入川,直趋江油、绵竹、成都,纳降蜀地。对于阴平古道与柴门关的历史,今后再来此做细节探寻。

这座大桥上跨白水江,白水江又名“羌水”,发源于岷山系郎架岭(川西九寨沟县境内),至文县玉垒乡注入白龙江,为白龙江重要支流。流经文县城区的湍急河道,便是白水江。

桥下的白水江在此大致分界川甘,甘肃有关部门还在桥头矗立了一块界桩,仅在单面刻有地名字样,四川那边尚未有找到。旁边是以前公路的老桥,后受洪袭,改线位移到左侧。

回望甘肃境内,关梁界岭山峻谷深,砂质灰岩兼布苔藓、灌木类稀疏植被。左侧道路也可经过青龙电站前往甘肃境内的水沟坪村,那么青龙电站也算作四川的一块插花地了。

省际边界四川一侧刻画的“秦蜀交界”石碑,上方建有庙宇及观景台。阴平道知名于三国历史,在概念性宣传中又突出了某些元素典故。而后这里即是南北政权发生争夺交战的区域,还成为汉地军户驻屯与周边民族部落进行卫戍防御、榷场交易的前哨。

年版《四川省地图集》中的川甘省际野猪梁(猪关梁子)要素信息标注,以山梁为其自然分界。

进入四川省境,经郭元、双河到达了九寨沟县城—永乐镇。清代雍正年间,朝廷对西部广大羁縻番区逐渐完成改土归流后,并加强军政管理,初筑城于南坪坝,始置南坪营,设守备驻防,属松潘直隶厅及松潘县。《清一统志.松潘厅》:南坪营“管理羊峝、芝麻、隆康等各番民“。年由松潘县析设南坪县,为阿坝州所辖,县境拥有著名旅游区—九寨沟,年底更名为“九寨沟县”。县城地处白龙江河谷缓坝间,摩天岭与岷山在此契合交融。

白水江河谷中的九寨沟县城(永乐镇)新貌。

从九寨沟县城续往西北方向,在漳扎镇穿过景区后,公路开始盘绕翻山,地形亦呈阶次变化,海拔也一路攀升,沿途随处可见雪山与湿地以及三年前因那场地震所遗留下来的滑坡、坍塌等地貌形态。公路盘绕至海拔米的“弓杠岭”垭口进入川西北高原。弓杠岭属岷山系,地处九寨沟与松潘两县的交界处,也是长江流域之“岷江、白水江(东接嘉陵江)、涪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与分水岭。

年版《四川省地图集》中的水系分布图。图中松潘位于岷江水系内,南坪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水系内,平武位于涪江水系内,均属长江流域,且最终都将殊途同归,涓汇大海!

弓杠岭上,九寨沟与松潘的官方政区界桩,于年所立。年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次年便完善了政区勘界等相应事务。

弓杠岭上是典型的亚高山草甸及灌丛,多畜牧散养。游客在这里可观览雪山与溯溪源头(岷江上源东支—漳腊河源)。

年底,民政部关于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的国函批复信息

年版《四川省地图集》中对弓杠岭上九寨沟(时为南坪)与松潘两县交界地带的要素信息标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