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这就是陇南最靓丽的名片

生态陇南绿色崛起

——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地处秦岭和岷江夹角地带、嘉陵江上游的陇南,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十三五”期间,陇南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各类突出问题为抓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国家级绿色矿山——金徽矿业。

每当傍晚,夕阳斜照,天空尽染红晕,西汉水畔碧波荡漾,沿河风光带暗香萦绕。人们或漫步河岸,或驻足观景,或嬉戏玩耍……随着暮色深沉,灯光骤亮,光影交错,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让当地群众感叹,家乡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

年,陇南市区优良天数比率为98.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全年空气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地表水稳中超好,18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荣誉,只是陇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陇南始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把建设美丽陇南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生态成为陇南最突出的优势和战略资源,绿色成了陇南最闪亮的名片。

▲秋染磨坝峡。摄影/吴生平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生态对于陇南来说,意味着什么?

是资源、是财富,更是福泽后代永不枯竭的“绿色银行”。

多年来,陇南始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把建设美丽陇南作为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生态成为陇南最突出的优势和战略资源,绿色成了陇南最闪亮的名片。

破解生态难题,考验的是决心、勇气还有担当。

陇南,东接陕西,南通四川,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境内山川秀美,河流广布,气候宜人,物种丰富,享有“陇上江南”之美誉。辖区内有大熊猫国家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河流补给区,也是国家西部“三屏四障”秦巴山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维护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陇南特殊的地理位置,跨界跨流域环境风险隐患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陇南坚持底线思维,精心谋划,与周边省市建立了跨界环境执法、监测、应急联动机制,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保障。

▲白龙江畔栖息的白鹭。摄影/冉创昌

陇南各级各部门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出台《陇南市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健全了49个部门和单位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成立了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1+10”组织体系已然形成。

随着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的逐步展开,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人参观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危废处置、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让公众与环保设施“零距离”接触,扩宽公众参与渠道,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与此同时,随着环保进校园、进社区、禁塑、垃圾分类活动的不断推进,环保理念进入了千家万户,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成了新风尚。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随着我市环境质量的持续稳定向好,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祥宇油橄榄绿色厂区。

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陇南的天空,常常是湛蓝湛蓝的,薄薄的白云随风浮游,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即视感。一组组“陇南蓝”图片经常火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