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婚俗不一样,自古都是男娶女嫁,这里却

在我们的传统婚俗中,绝大多数都是女的嫁、男的娶。但是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却完全相反,他们是女的娶、男的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婚俗不一样,自古都是男娶女嫁,这里却是女娶男嫁。

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南部地区,女娶男嫁是十分盛行的婚俗。“女娶男嫁在我们这里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习俗,男嫁女已经成了习惯,没有什么在意不在意的。”当地村民如是说。康县是个山水秀丽的地方,这里海拔比较低,植物繁茂,气候适宜,被称作是“天然氧吧”。在这个地方,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那么一定有一个是要嫁出去的,而嫁出去的这个一般都是男孩子。在康县,女娶男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男方嫁到女方家里,改名字入女方的户籍。一切都要按照女方家的习惯和规矩,按照女方家的家族姓氏更名换姓,和女方用一样的称谓称呼族内的人。第二种是结婚后,男女双方都保持原来的姓氏,男女双方都有继承双方父母遗产的权利,同时也都有着赡养双方父母的义务。这两种形式有个很大的区别,第一种男方嫁到女方家,男方就成为了女方家的人,被女方家里当成是儿子看待,除了必须改名字以外,对自己父母的赡养义务相对会减轻一点。第二种形式不需要改名字,如果结婚后生育了两个孩子,那么男女双方户口下各一个,各自顶立门户,而且对双方的父母都得履行赡养的义务。男方嫁到女方家更名入籍是一个很正式的仪式,要由家族里的长辈出面商讨后确定。男方改了名字以后可以入女方的族谱,死后也可以入女方家的祖坟。而且改了名字以后还要把户口本上的名字也改过来,以前的名字就成了曾用名。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在结婚前都要立下婚约,签订婚约一般都是在结婚仪式上进行。婚礼上,由族长主持结婚仪式,婚约一式两份,婚后由男女双方共同遵守。在康县,人们对这种婚俗习以为常,而且大多数人也是赞成这种方式的,也有不少人自身的婚姻就是这样的方式。在女娶男嫁的家庭中一般都是女方当家作主,会比较强势一点,经常都是女方出去工作,男方在家里料理家务。在康南你会发现户口本上登记的户主都是女方,几乎很多家庭都是留女不留男。这里的男孩子也都知道自己将来是会被嫁出去的,这是祖传下来的规矩。如果一个家庭里有多个女儿而且家庭条件也不错,也是可以嫁女儿的。不过在这里嫁女儿被称为是“倒插门”,这在过去被认为是很丢面子的事情。按照这里的风俗,女人是一个家庭的主宰,在一些大的场合也是女人坐在上座。不过这种习俗并不代表着男尊女卑,在遇到一些大事的时候,女方还是会尊重男方的意见,一起商议决定。

在康县女娶男嫁的婚俗中,基本上流程和男婚女嫁的是一样的,只不过双方互换了位置。比如迎娶、坐花轿、设婚宴这些事情都是由男方操办。那些出嫁了男孩子逢年过节会自己父母家就成了走亲戚,年三十也必须在女方家过,初一以后才可以回自己的父母家。康县文联主席说:“女娶男嫁这种婚俗的独特之处在于是由女子完成了传递香火的任务,而不是由男性去完成。女性就像是一根血脉的链条,把四面八方的男人链接在这片土地上,从而能够延续血脉。女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就非同一般了,是家族血脉的根。”

女娶男嫁的婚俗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中国自古重男轻女的思想,打破了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就传统。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康县女娶男嫁的风俗名列其中。这样的一种风俗也体现了男女在婚姻中的平等性与民主性。而且这种婚俗也使女性在经济、文化和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与男性形成了一种均衡的状态。不过从大环境上看,这种婚俗似乎与传统的婚俗习惯形成了一种冲突,这种婚俗习惯还有待于人们的意识、观念,包括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知道对于这种婚俗习惯您会怎么看呢?

如您喜欢上文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