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ldquo西游记rdquo

讲述唐僧取经的《西游记》故事家喻户晓,而唐僧的原型玄奘却早已被人们淡忘。根据玄奘取经图像的区域分布,本文逐一介绍了七个地区。其中,延安地区是目前已知玄奘取经图像中时代最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这既是一份玄奘取经图像分布的研究报告,也是爱好者们的一份“旅行指南”。目前所知纪年最早的玄奘取经图像在陕西子长县钟山石窟第2窟西壁的水月观音龛像中,时间为北宋政和二年(年)。玄奘取经图像的区域分布玄奘是历史的幸运者,能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被一代代人铭记。我们也应当庆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能够有机会通览历代对玄奘的记忆。玄奘圆寂后不久,便相继产生了多部记录其生平事迹的传记;其后,历代流行文体都有对其事迹的记述和改造。我国素有左图右史、图文对照的传统,与文献记载相对应,历代先民创造出许多直观反映玄奘形象和取经故事的图像。与相对完整的文献记载不同,图像的保存相对比较困难,我们虽然很难了解历史上玄奘和取经图像的真实样貌和全部图景,但可以根据目前遗留下来的珍贵历史碎片来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真实面貌。据笔者研究,根据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可将历代玄奘取经图像分为七大区域,(图一)分别是:延安地区(宋金时期)、川渝地区(两宋时期)、瓜州地区(西夏晚期)、东南沿海地区(南宋、元、明时期)、晋南、冀南和豫北地区(元、明时期)、晋中地区(明中晚期)、陇南地区(明中晚期)。图一玄奘取经图像区域分布图(张利明制)延安地区的取经图像目前所知纪年最早的玄奘取经图像在陕西子长县钟山石窟第2窟西壁的水月观音龛像中,时间为北宋政和二年(年)。(图二)比发现较早的安西榆林窟和东千佛洞西夏晚期的玄奘取经壁画早近百年的时间。据李静杰、石建刚等学者的研究统计,延安地区的宋金石窟中,像钟山石窟第2窟这样的玄奘取经造像目前共发现14处,基本上都是在公元年前后的十几年内雕凿的,是目前已知玄奘取经图像中时代最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图三)图二钟山石窟第2窟玄奘取经雕像图三石泓寺第7窟水月观音与玄奘取经图像这一地区的玄奘取经图像的共同特点是:一、玄奘取经图像大多雕刻在水月观音龛的右下方,作为附属图像出现;与之相对的左下方多雕大梵天王及其眷属。二、具体来说,玄奘取经图像均为“一僧一从一马”的形式,一字排开,玄奘在前,猴行者多立于马侧牵马,个别在马前;马背均驮经书,书上散发光芒。各处的具体情况石建刚已经撰文作了专门介绍,不再赘述。表一延安地区玄奘取经图像汇总表川渝地区的取经图像川渝地区两宋之际的唐僧取经图像共发现3例,分别在泸县延福寺石窟第8窟、大足北山第窟和妙高山石窟罗汉洞,均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石建刚还将该地区的取经图像与延安地区的同类图像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以确定这三处造像始凿年代的顺序是:延福寺石窟第8窟(—年)、北山第窟(—年)、妙高山石窟罗汉洞(—年)。川渝地区的取经图像首先受到了延安地区同类图像的影响,表现为取经图像与水月观音造像的组合(如较早的延福寺石窟第8窟)。(图四)之后不久便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本区域的特色,与罗汉群像组合出现。(图五)表二川渝地区玄奘取经图像汇总表图四泸州延福寺水月观音与玄奘取经图像(代文迪拍摄)图五大足妙高山罗汉洞罗汉像与玄奘取经图像瓜州地区的取经图像瓜州地区的取经壁画发现最早,知名度最高,研究也最为充分。其绘制时代为西夏晚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取经图像(现在依然有大量学者这样认为)。随着大量更早的纪年图像的发现,这种认识亟待更正,不仅是在考古学界,在文学界更是如此,这将从根本上影响对《西游记》成书史的研究。并且对于厘清唐僧取经图像的源流问题十分重要,之前以瓜州地区唐僧取经壁画作为此类图像源头而得出的论断恐怕要重新审视。表三瓜州地区玄奘取经图像汇总表瓜州地区目前发现取经图像4处,共6幅。4处取经图像的演变顺序是:东千佛洞第2窟最早;(图六)榆林窟第2窟和文殊山古佛洞年代相当,次之;(图七)榆林窟第3窟最晚。这一地区的取经图像同样受延安地区同类图像的影响,但整体年代都偏晚。取经图像逐渐打破与水月观音图像的固定组合,逐渐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图七文殊山石窟古佛洞水月观音与玄奘取经壁画(张小刚提供)图六东千佛洞第2窟玄奘取经壁画晋南、冀南和豫北地区的取经图像该地区共发现6处(件)玄奘取经图像,包括除杭州飞来峰龙泓洞外的所有4处(件)元代取经图像和2处明代取经图像。分别是:稷山青龙寺大雄宝殿玄奘取经壁画、晋城紫金山大云院玄奘取经浮雕(图八)、元初“漳滨逸人制”玄奘取经图枕、元中晚期“古相张家造”玄奘取经图枕、高平神农镇炎帝行宫明成化十一年玄奘取经木雕、明嘉靖十一年千佛堂碑玄奘取经浮雕。(图九)除稷山青龙寺的唐玄奘取经壁画和两件瓷枕为学界所熟知外,其余图像仅有简单介绍,学界知之甚少,至今还未进入唐僧取经图像研究者和大众的视野。这一地区,尤其是元代的图像非常重要,它们区域集中,时代连贯,清晰地反映了由原始取经图像向早期西游记图像过渡演变的全过程,明确地揭示了图像演变的原因,并为研究《西游记》文本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实物资料。元代4件玄奘取经图像流行年代的早晚关系,依次是:晋城大云院唐僧取经浮雕→稷山青龙寺唐僧取经壁画→“漳滨逸人制”唐僧取经瓷枕→“古相张家造”唐僧取经瓷枕。这一时期,玄奘取经图像在取经图像的整个演变过程中处于轴心地位。它们在吸收了区域和年代临近的延安地区和瓜州地区取经图像中的一些因素后,在孕育并普遍流行杂剧的晋南、冀南和豫北地区再次勃兴,并完成了独立的进化。在元末发展成为形式固定的取经图后,继续在本地区发展并开始向临近地区扩散,影响到晋中和陇南地区。图八晋城大云院水月观音与玄奘取经龛像图九河南博物院藏千佛堂碑玄奘取经雕像明代的取经图像首次出现了具体的故事情节,标示着在百回本《西游记》即将面世之际,取经图像发生的重大变化,预示着取经图像又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从此以后,取经故事正式进入“西游记”阶段,取经图像也转变为侧重于表现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的西游记图像。表四晋南、冀南和豫北地区玄奘取经图像汇总表这两个区域内目前共发现4处(件)取经图像,相关研究较少,笔者的研究成果尚未正式公布。图十甘谷华盖寺石窟释迦洞玄奘取经壁画图十一天水仙人崖石窟华严殿玄奘取经壁画线描图(张利明制)图像模式都较为简单,基本上均延续了元末定型的四人一马取经队列的形式。天水仙人崖新发现的两幅取经壁画都以简单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不同于大多数明代取经图像四人一马取经队列的形式。是一个全新的特点,标志着对原有模式的突破,为清代周边地区大规模出现情节丰富的西游记壁画埋下了伏笔。(图十、十一)表五晋中地区、陇南地区玄奘取经图像汇总表《西游记壁画与玄奘取经图像》(全部玄奘取经图像的高清图片请参看《西游记壁画与玄奘取经图像》,魏文斌、张利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年9月。)往期閱讀你不孤单!慈山寺住持洞鈜法师陪你一起抗疫!“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湖南佛教界为韩国抗疫捐赠善款藏历铁鼠年新至,班禅大师祈喜送福!陈兴超一行走访江西省佛协和佑民寺察看疫情防控工作重温净慧老和尚开示:你也可以做观世音菩萨!公告

推迟举办第三届大公国学年度盛典如是我聞

畫說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大師!香港一佛堂確診9人宗教活動須謹慎!相好庄严众德圆满

佛陀三十二身相(上)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渊渊释安

佛教中国化第一人道安大师圆寂纪念震撼人心

三维地形展示,玄奘大师用了17年走过的西天取经路线养眼更养心

弘一大师心中的观世音菩萨听书│韩望喜《阳明心学讲》Vol.1心外无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