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甘肃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标准由甘肃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提出,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归口,标准以《甘肃省智慧公路体系框架》为指导,对智慧高速公路的全要素感知、支撑及保障、典型应用、创新应用及建设管理提供了建设指导与技术建议。
智慧公路建设内容与系统框架
标准规定甘肃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应从路段级、区域路网级、全域路网级三个层面进行实施。
?
路段级智慧化建设
应以路段精细化管控为目标,通过智慧情报板、信息发布系统进行路段的车流管控,实现更加精准的车道引导。
?
区域路网级智慧化建设
是在路段级智慧化建设的基础上,以提升区域路网交通运行和智慧管理效能为目标,结合区域路网内交通运行特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集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平台,实现区域路网的车流导向和控制。
?
全域路网级智慧化建设
应以路网整体运行最优为目标,从全路网的视角对实时交通量、突发事件、施工养护、异常天气等进行深度分析、智慧调度、合理分流,满足公众个性化出行需求,实现及时高效的服务管理。
从层次结构上,智慧高速公路(网)建设主要包括:全要素感知;支撑及保障;典型应用;创新应用。
智慧高速公路技术架构图智慧高速公路的智慧化等级由低到高分为D1、D2、D3、D4四个等级,高等级的智慧高速公路内容涵盖低等级的内容。
高速公路智慧化分级表其中,全要素感知包括公路主体及附属设施监测、交通运行状态监测和公路气象环境监测、多源数据接入等,主要是融合多种监测设备实现人、车、路、环境的状态感知,拓展感知内容和精细化程度,从而实现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和气象环境的自动识别,全面提升路段的感知与监测能力。
全要素感知结构图三大中台
数据中台
a)数据中台应具备数据规划、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交换共享、数据运营等功能;
b)数据规划应建立数据标准,形成数据资产目录;
c)数据采集应将公路系统内部数据、系统间数据、外部社会数据资源统一采集交换到平台,满足多种采集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采集;
d)数据治理应将分布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抽取到临时中间层进行清洗、转换、集成,加载到数据仓库中作为大数据分析处理的基础。其中数据清洗至少具备填补缺失值、删除重复值、转化不一致值以及处理异常值等功能;
e)数据交换共享应根据数据资产目录进行数据接口封装,为其他业务提供数据服务,并实现服务授权、认证、共享过程的统一管理;
f)数据运营应对数据采集量、数据质量、共享数据量、数据使用率、执行效率等运营结果进行评定与度量。
业务中台
a)业务中台应实现业务及算法的统一管理和监测,具备服务开放、服务管理、算法管理、运行管理等功能,为各业务板块的算法下沉、服务编排、服务运行提供支撑;
b)业务中台应包括业务服务管理、业务算法管理、运行管理等模块;
c)业务服务管理应将交通运输相关业务具有较强通用性的服务进行统一集成,形成指标计算标准统一、效果卓群的业务服务,主要包括交通仿真模型、交通知识学习、交通需求分析、交通安全维持、交通异常检测等交通服务算法及两客一危识别、交通流量检测、车辆属性识别等机器视觉算法;
d)业务算法管理应具备算法沉淀前的上传、发布、审核,与沉淀后的标签管理、版本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
e)业务算法可分为信息查询类、通用统计类、比对判断类、关联分析类、特征提取类、分析模型类、自定义类算法7类;
f)运行管理应具备任务调度管理、资源管理功能。
通用服务中台
a)通用服务中台应包括地理信息处理与展示的GIS模块、视频图像汇聚分发的视频服务模块、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BIM支撑模块和服务数字孪生的物联控制模块等;
b)GIS模块应以基础地图数据、高精地图数据以及交通业务数据为基础,构建具备地图分层展现、搜索查询、图层叠加、地图服务等功能的电子地图;
c)视频服务模块应具备视频图像资源汇聚、视频图像资源调用、视频图像信息查询检索等服务能力;
d)BIM支撑模块应支持模型导入,并对模型解析后进行可视化展示;
e)物联控制模块应具备设备接入、设备信息采集、控制指令下发、设备监测及版本管理的能力。
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