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ldquo徽州十二景rdquo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徽县,地处西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徽成盆地,境内天气温润、山川绚丽,既有北国之雄,又有南国之秀,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多年前,时任徽县知县张伯魁将徽县境内的优美风景总结为闻名的“徽州十二景”,时至本日,“徽州十二景”中部份风景由于白云苍狗的改变已不复存在。思过往之悠情,赏本日之景物,多年前张伯魁笔下的“徽州十二景”在现在照相师镜头下更为旖旎多姿、惹人入胜。

配图照相:张承荣苏凯辉

部份文字起原于《徽县史话》

徽州十二景

清·张伯魁

01、嘉陵春涨02、昧谷早霞

03、仙关雪霁04、文池秋色

05、川岸柳莺06、凤堂烟雨

07、银桩斜阳08、峡口喷珠

09、龙洞飞英10、铁山樵唱

11、时春观禾12、荷池挹露

张伯魁,进士出生。清嘉庆七年(年)任徽县知县,在徽任用达八年之久。在徽任用时,结构人力补筑城墙、重建学塾等,其最大奉献在于结构重建了《徽县志》,为徽县保存了很多珍重的汗青质料,为后裔认识和研讨徽县供应了洪量讯息。

嘉陵春涨

三月桃花水,川江澎湃时。

岩潭一洗削,洞壑漭推移。

造化应余恨,筹办益设奇。

惊涛驰万状,暗淡欲作甚?

注:川江:即今嘉陵江。

昧谷早霞

日出朝日顶,沧州溯更遥。

岚光近昧谷,蓬岛远扶摇。

客路寒山绕,离情浊酒浇。

其间幽意足,洪志漫题桥。

注:昧谷,别名隅谷、蒙谷、虞渊、咸池。今名元观峡。峡中有一深潭别名黑龙潭。也即今栗亭兑山(朝日山)峡谷,其五峰巍峨入云,日出时彤霞建标,远浮蓬岛,近接岚光。

仙关雪霁

雪霁非颜霁,晴峰是黛峰。

松深驻去鹤,关峻栖飞龙。

健骨何这样,仙风将往从。

一官能解意,随处有奇峰。

文池秋色

滟潋千倾碧,山光一色浮。

闲花城外路,残月笛中秋。

露冷飞黄叶,风微下白鸥。

红菱无采女,疑此即灵湫。

注:文池:即今大河乡文家池,在徽县城西二十里山梁上,是个陈旧的火山湖,约四十余亩水面,相传乃神移太白灵湫于此,池中芰荷闹热,菱香鱼肥,波光粼粼,云月隐影。

川岸柳莺

附郭好景物,春锄雨一犁。

川分上中下,水派北东西。

隔岸莺声老,穿花蝶舞低。

垂杨与垂柳,相对绿初齐。

注:川岸柳莺,指今徽县城下的平地。旧称徽城位居三川,南五里(今县城至牟坝)为下川,北十里(县城至银杏树)为中川,北二十里(银杏树至峡门)为上川。三川阡陌纵横,碧柳成荫。春季绿风盈野,莺唱鸟鸣,好像一副桃园仙景图。

凤堂烟雨

郭西传凤谷,淡月散虚庭。

雨起江山影,云蒸草木形。

桑麻四邻火,槐柳数群萤。

却想桃源路,家家岚气青。

注:凤堂烟雨,在城西凤山南麓。宋开宝(--)中,于此建兴善禅院。绍兴初,吴玠余故址重建。明嘉靖间,郭从道捐资修茸,并更名凤堂,为墨客聚集题诗咏对的场面。清嘉庆八年张伯魁捐资修茸。今为徽县党校住址地。

银桩斜阳

水气融兹峡,天光一色银。

千峰秋天影,万古雪霜身。

乱石和烟立,寒风借月邻。

溪山深处坐,豺虎亦调驯。

注:即今柳林镇江口相近,山石壁立万仞,犹如一柱擎天,夕阳辉映,若银光闪灼,其旁有洞名滴水泉。宋淳化间有野叟赞滴水泉诗:“摘花笺渔父,披蓑把钓竿。”

峡口喷珠

不是龙渊瀑,杨枝滴滴中。

漫步无弯曲,自力仰虚空。

俊鹘霑身小,潜蛟使劲同。

拖延一疏快,白首洒天风。

注:即今银杏树乡峡门村。入峡峭崖危崖,丛林稠密,龙洞悬瀑,纵使晴天入峡,树枝水点淅沥如露喷珠。

龙洞飞英

龙洞飞流下,垂虹斜阳生。

山鸣喧暗谷,雨散喜春晴。

百里惊雷震,终宵泻月明。

无音寻陆羽,辜负品泉情。

注:即今银杏峡门愚直中,其洞有泉从高空泻下,经树枝拦切,犹如雨从天降。

铁山樵唱

危然一峰立,暝色赴山阿。

民物疮痍释,天地悔吝磨。

稳定人引领,方幅士盈科。

樵采云中路,风高赓唱和。

时春观禾

避署时春阁,惊秋积雨中。

身高随处见,树断与江通。

难犬深无野,衣冠散爱风。

圣朝耕稼重,丰年我民同。

注:时春阁(真切地方古人有待验证),每到麦黄待收节令,登姑且春阁居高远望,但见三川麦黄柳绿,一望无际。

荷池挹露

挹露宜初夏,嘤嘤黄鸟闻。

青林如欲皱,绿水不胜纹。

柳蕊新含雨,蓬心未辟云。

桃花曾不种,非是绝人群。

注:河池即坊育池,在徽县城北,明嘉靖知州舒良材建立。四面植花种柳,池中建有水月亭。二十世纪70年头以前的徽县汗青上,徽县城周边有很多荷花水池,夏秋天节荷花怒放,清早与雨后的荷叶上露水滔滔,本来有墨客雅士以挹取荷叶上的露水烹茶为乐事,故而此情此景自明朝嘉靖年间的《徽郡志》上就被墨客誉为徽州八景之一。清朝嘉庆年间,徽州八景又被平添为十二景。年赵钟灵纂写的《徽县新志》纪录“荷池挹露:城西隅水池十亩,沿堤垂柳阴翳,植以荷花,蹄尾动数十,游者流殇挈榼,经常戴月而归。”

解释:“徽州十二景”为清朝徽县境内要紧景观,因年头长远,今夕改变较大,部份景观已不复存在,故文中“十二景”部份配图为徽县现有景观!

让情怀落地,点击文字开启出色路程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