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豪情,千尺柔肠,甘肃美食与诗歌一份炒

万里豪情,千尺柔肠,苍凉且悲壮。

玉门关遗址

这就是我对“甘肃”这片地域的直觉感受,因为留在这里的诗词足够深刻,是中华文明长河里,独有的一种。这里的诗句确有一种苍凉质感,或许是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这里的诗人,多是边塞将士、使节使臣、流放者或游历者,他们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的忠诚、对生活的感慨、对风景的赞美。他们的诗歌,既有壮阔豪迈的气势,也有深沉哀怨的情调,既有边塞风光的写照,也有丝路文化的印记。

边塞豪情有关于甘肃的诗词名篇

中小学生的必背诵老熟人李白,游历至甘肃青海之间的祁连山脉,看到云月从山间升起,作了一首《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在甘肃武威,唐朝的王翰做了一首足以让他在几千年的诗坛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名篇:《凉州词》

玉门夜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陇南之地,先人用质朴真言,吟出了最原始、最真实感人的名篇:《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

甘肃敦煌玉门关,唐朝的王之涣,看见料峭孤寂的玉门,也作了一首《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就是古诗中的甘肃,一篇篇绵延千年的创作回荡在陇原大地,编织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

这些诗歌,是否也在你心中回响了千万遍?

炒拨拉

“边塞、游历”,伴随着这些极具有象征性的词汇,我们不妨用美食——炒拨拉,感受一下这里穿越千年的厚重。

甘肃美食炒拨拉

炒拨拉是一种源于古代边关的美食,据说是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的军队在山丹军马场创造的。他们用盾牌当锅,用羊下水当食材,用火炉当炉子,用筷子拨来拨去,就做出了炒拨拉。这种美食后来被当地百姓继承和发扬,成为了山丹乃至甘肃的特色小吃。

炒拨拉的做法是这样的:

-需要准备的食材有:羊肚切成块、羊肠切成节、羊肺切成块、羊肝切成块、羊心切成块以及羊筏子切成段等,还有羊油一块,洋葱一个切成块,青椒切丝,葱蒜切好,以及花椒粉、食盐、孜然、辣椒粉、鸡精等调料。

炒拨拉

-待炉火着旺时将羊油放入铁鏊内,慢慢搅动使其全部融化。

-待羊油全部融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洋葱,葱蒜来回翻炒。

-等翻炒出香味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羊肚、羊肠、羊肺、羊肝、羊心和羊筏子不停地来回继续翻炒。

-翻炒三分钟左右依次放入花椒粉、食盐、孜然、辣椒粉继续翻炒。

-等快出锅时撒点鸡精,同时放入青椒在翻炒两分钟即可出锅。

还是炒拨拉

注意:全程不用放水,因为羊肠、羊肚自带油分,等羊肠和羊肚上的油差不多炒干时,也就快出锅了。

炒拨拉哪里最出名?无疑当属山丹。到山丹的游客一定都吃过这种有地方特色的小吃。炒拨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铁质,对补血和增强体质有很好的作用。炒拨拉名字因吃的动作而得名,所炒的食材有羊肝、羊肺、羊肚、羊肠等,炒的时候烟熏火燎,吃的时候配上一瓶啤酒,味道那是一个美!

如果你想品尝这道美味的小吃,你可以去兰州、张掖或者甘肃其他地方的夜市或者路边摊找到它。你也可以自己在家尝试做一做,只要你有新鲜的羊杂和铁鏊子就可以了。

美味炒拨拉结语

品尝着甘肃的美食,尤其是炒拨拉这种极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我总是联想到古代大漠征战的场景,也许是这片神奇土地赋予的特殊情感,控制不住地想象清冷的夜晚,一群军士在闲暇之余的边关,围坐在一起,用简陋的锅具和随手折来的树枝当筷子扒拉着“炒拨拉”。

放声大笑,痛快饮酒,豪情满怀又纵享红尘,视死如归又柔肠万端,这是在南方精致饮食习惯中,体会不到的感觉。你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