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金融药方解深度贫困看这家农商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yiyuanxinwen/104927.html

导读

甘肃岷县是我国重要的道地药材原产地和药材集散中心之一。在岷县,60万亩中药材漫山遍野,种植面积超过全县可耕种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完整又庞大的中药材产业群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岷县农商银行全力助推岷县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实实在在让利于民,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十三五”期间,该行中药材相关企业贷款利率下降2.64个百分点,累计让利达1.3亿元,年全年让利超万元。截至年末,岷县农商银行中药材相关贷款余额达20.7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0.5%。

作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吕国旺

通讯员丨陈建强

甘肃岷县以盛产中药材而闻名于世,中药材年产量超6万吨,是我国重要的道地药材原产地和药材集散中心之一。在岷县,60万亩中药材漫山遍野,种植面积超过全县可耕种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完整又庞大的中药材产业群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

与此同时,岷县又曾是国扶贫困县及甘肃省深度贫困县之一。该县地处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交接地带,地理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农户分散地种植药材,成本高收入少,迫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大山另谋生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充足的信贷资金支持。在助力岷县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的工作中,深深扎根当地的岷县农商银行当仁不让。近年来,该行全方位助推当地中药材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实在在让利于民,与当地百姓共同蹚出了一条借中药材产业脱贫致富的特色发展之路。

↑图为岷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曹邦福(中),党委副书记、行长白庆红(右)在当地中药材企业调研。

“贷款和药材一样,都讲究‘对症下药’。”岷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曹邦福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原有‘陇药通’贷款的基础上,不断细化贷款品类和服务,让农户、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都能获得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从而真正为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添把柴、加把火。”

龙头企业+合作社

信贷资金打通产业链条

甘肃如康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岷县茶埠镇岳家湾村,记者到达这里时,几名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工当归、党参、黄芪等中药材,准备打包发往外地。31岁的合作社负责人郝爱国告诉记者,如康合作社主要将当地农户种植的药材收购过来,经过粗加工后借助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吸纳务工等多种形式,直接带动当地近百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年产值超过万元,郝爱国本人也凭借为乡亲们脱贫致富所做的贡献,当选为甘肃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中华当归甲天下,岷县当归甲中华。”说起自己从事的中药材产业,郝爱国滔滔不绝。他说,“我们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岷县)农商行的鼎力支持。”据郝爱国介绍,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前,他就得到过岷县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最近,郝爱国又在该行申请了一笔万元的创业贷款,用以扩张合作社经营规模。

郝爱国的例子,正是岷县农商银行全力支持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缩影。在岷县,有许多像如康合作社这样的大大小小的中药材合作社。目前,岷县农商银行已经和全县80%以上的中药材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为户合作社办理授信5.23亿元。

除了合作社,小微企业也是岷县农商银行扶持的重点。

岷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年,公司成立后,资金瓶颈一直困扰着公司创始人景小勤。后来,借助岷县农商银行(原岷县联社,下同)的信贷帮扶,景小勤得以带领公司走出困境。自此之后,岷县农商银行先后优惠利率累计为该公司发放了53笔1.97亿元贷款,一路陪伴着该公司发展壮大。

↑图为岷县农商银行营业部经理在当地中药材企业调研。

如今,顺兴和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并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甘肃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现已成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领先企业。在岷县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目前带动下游供货合作社二十余家,个体工商户近百户,日常用工人数余人,年全年总产值1.6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

“农商银行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如何降低中药材企业的融资成本,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改善的问题。”曹邦福介绍说,近年来,岷县农商银行持续扩大特色产业工程贷款投放力度,充分调动起合作社、产业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扶贫带动作用。

自年以来,岷县农商银行累计投放特色产业工程贷款笔6.56亿元;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款73笔2.19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岷县农商银行不断降低利率水平,“十三五”期间中药材相关企业贷款利率下降2.64个百分点,累计让利达1.3亿元,年全年让利超万元。截至年末,岷县农商银行中药材相关贷款余额达20.7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0.5%。

评级授信+特色产品

金融扶贫成就致富梦想

“药材把根扎到土里,农商银行把根扎在当地。农商银行和药材一样,都是把根扎得越深,长得越好。”据岷县农商银行行长白庆红介绍,多年来,岷县农商银行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员配备,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不断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创新推出了“家庭备用金”“卡贷通”等信贷产品和“线上申贷”“自助放贷”等信贷模式,为当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汪祥川一家是岷县中寨镇扎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贫苦的年月里,他常常和街坊四邻们感叹:“啥时候咱也能住上小洋楼,开上小汽车,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呢?”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说:“老汪又在做‘白日梦’了。”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汪祥川靠做药材生意生活不断改观,但是他并不满足,时刻想让日子过得更好,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白日梦”,但是苦于缺于资金,其发展总是受到掣肘。年,岷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来到老汪家中,向其详细介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信贷产品,并进行了评级授信,为他发放了10万元贷款。有了发展资金后,老汪不断扩大药材加工销售规模,凭借辛勤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年,岷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根据贷前调查状况,又为他办理了50万元“陇药通”循环贷款,老汪的“白日梦”也实现了。

↑图为岷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村中为农户办理小额贷款。

为了扶贫,岷县农商银行一直在竭尽所能。除了信贷业务上的支持,该行还开展了“整村授信”“送金融服务下乡”等多项普惠金融服务。与此同时,该行不断加大帮扶村帮扶力度,出资为帮扶村新建了文化广场、加固了水源地,在现有4名驻村帮扶队员的基础上,新增32名精干人员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此外,岷县农商银行长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累计向教育、扶贫、疫情防控等领域捐赠支出超过万元。

危房改建+创业扶持

地动山摇依然安居乐业

山大沟深,是50多万岷县百姓在脱贫路上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为岷县农商银行送金融服务下乡创造了不小的困难。“直到现在,岷县还有车走不过去的村子,我们每次下乡时就把车停下,步行进去。”40岁的岷县农商银行茶埠支行行长袁科珍皮肤黝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一些。袁科珍带领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个位于茶埠镇深山里的村子,该村至今手机信号极其微弱,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机具、人人有服务’不是空谈,这种村子我们也经常要来的。”袁科珍说。

除了恶劣自然环境,岷县还是一个地震、滑坡、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当地人形容该县“十年九灾”。年7月22日,岷县发生6.6级地震,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临岷县考察慰问,并到岷县农商银行督导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总理的关切和期望,在岷县农商银行一代又一代员工的精神血脉里传承开来。多年来,该行在改善百姓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采访期间,记者走访了家住茶埠镇甫里村的石新平一家。今年43岁的石新平和妻子育有两个女儿,起初全家一直靠他在外地打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拮据。年岷县发生地震后,石新平家的房子严重受损,后来,借助岷县农商银行的5万元灾后重建贷款以及政府的4万元补贴,石新平家盖起了两层小楼,乔迁新居。眼看着家乡的经济状况越来来越好,两个女儿也逐渐长大,石新平回到岷县做起了药材收购的生意。去年,他又申请了岷县农商银行的扶贫小额贷款扩大药材收购规模,一家四口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为岷县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石新平家走访慰问。

据悉,由于岷县当地危房较多,当年岷县地震发生后,岷县大量民房遭受毁灭性破坏。岷县农商银行主动承担责任,单是灾后重建贷款这一项就发放了超过7.67个亿,为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奠定了基础。

截至6月末,岷县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9.4亿元,较年初上升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3.5亿元,较年初上升2.38亿元。如今,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胜利收官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在全县百姓的共同努力以及岷县农商银行等机构的鼎力支持下,“千年药乡”岷县正屹立在时代潮头,以崭新的面貌绽放异彩。

作者介绍

↑点击上图查看吕国旺代表作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