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HR中国科学报油橄榄量身定制有了

『点击免费订阅《园艺研究》电子刊』

油橄榄树种是可以产生高效益的植物,叶子的提取物可以作为化妆品和医药的重要原材料,生产出的橄榄油更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备受喜爱。为了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求,油橄榄育种工作一直在进行。不过,我国的油橄榄育种还处在传统育种阶段,尚未进入到分子育种阶段,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高质量的油橄榄基因组图谱。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以下简称林业所)对油橄榄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获得了高质量的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并绘制了油橄榄的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生物合成通路,为油橄榄的遗传改良以及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园艺研究》上。

外来品种“水土不服”

近年来,我国油脂消费量持续增长,需求缺口不断扩大,食用油主要依赖进口,自给率不到40%,对外依存度还在明显上升,这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食用油安全是我国农产品战略保障的重要内容,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是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增加高端优质食用油源、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国家高度重视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木本油料不与粮食争地,不仅仅能榨油,还具有种质资源丰富、抗逆性强、营养独特等优点,已成为缓减我国油脂进口依赖度高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论文第一作者、林业所副研究员饶国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木本油料既是经济树种,也是生态树种,是一年栽种多年收益的优秀种质资源。他认为,发展木本油料生产,还能巩固和扩大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有利于增加山区农民收入,还可利用树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山区经济的发展。油橄榄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10个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国家,我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引种,但都相继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论文通讯作者、林业所研究员张建国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张建国介绍,地中海属于冬雨型气候,这保证油橄榄收获后适量的雨水供应和营养生长。我国属于夏雨型气候,与地中海的气候差异巨大。“水土不服”会导致产量降低、不开花结果等,因此需要进一步驯化、选择和育种。“只有选出适合我国的品种,才能实现丰产优质。”

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

我国栽培油橄榄有近60年历史,但因品种、产量、加工等限制,种植面积曾出现大幅度下降。“油橄榄育种工作进程缓慢,还处于传统育种阶段,相对比较滞后。”张建国指出,急需从更高技术层面,从分子水平入手,加快和强化品种选育速度。由于油橄榄在全球受到广泛   点我了解更多期刊信息

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