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放眼陇南
随处看见蓝天白云
白墙黛瓦掩映在
绿水青山环绕的村庄中
城在绿中,绿在城中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好似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
陇南的美,美在山水之间
山让陇南变得雄奇
水让陇南变得秀美而灵动
陇南的山水是陇南人的骄傲
更是陇南人的一笔财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是陇南的亮丽底色,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人民的幸福底气。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陇南、绿色崛起”,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全力推动绿色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接下来
让小陇带着大家
回顾一下年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守住天蓝让空气常新
为了让陇南的天空更美,高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市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严禁焚烧秸秆、垃圾、枯枝落叶和烧荒等“四烧”行为,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控,深化扬尘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燃煤小锅炉综合整治,开展全市储(售)煤场专项清理。开展涉气“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排查“散乱污”企业75家,完成综合整治66家。开展大气污染“冬防”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督促整改。充分发挥空气自动微测网点作用,启动建设机动车尾气监管平台,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企业碳排放核查及排放监测工作,编制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不断提升大气污染精准化管理水平。
年,大气污染物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目标值之内,市政府所在地武都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分别为38和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4%和32.1%,两项指数降幅居全省首位,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4%,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排名为全省第二;其余各县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守住水清让碧水常流
水,赋予陇南灵气,孕育陇南生机。去年以来,我市全力保护水生态系统,印发《陇南市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调度。完善县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隐患问题清单和“一源一策”整改方案,积极推进县级地表水型饮用水源地问题整改,全面按时完成生态环境部督办的27个涉及交通穿越、农业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等问题的整改。同时完成了地表水监测断面、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等常规性水质监测工作。
年,全市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7个地表水省考断面、9县区城区饮用水源监测水质达标率均为%。
守住净土让大地常绿
看得见的是美丽,看不见的是治理。土壤污染比较隐蔽,治理难度也相对较大。我市制订了《陇南市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陇南市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方案》,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推进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全市建立了重金属土壤污染负面清单,完成了土壤污染遥感核查数据审核,确定了全市19处疑似污染地块,对1处污染地块正在实施土壤修复项目。
在土壤治理方面。将土壤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万元,统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摸底排查,完成全市6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绿水青山间陇南更美丽
我市依托自身“绿水青山”的优势,建成甘陕川毗邻地区生态休闲度假与历史文化观光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以全域旅游为统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了以宕昌官鹅沟、康县阳坝、文县天池为代表的精品景区。
同时,打造了一批以花桥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年全市9个村顺利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数据显示,年,全市接待游客.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旅游就业人数达到5.5万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04万人次,收入28.8亿元。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陇南成为国宝级动物的“天堂”
多只大熊猫
多只金丝猴等在这里
“安逸”地繁衍生息
那林间跳动的精灵
见证了这座城市呵护绿水青山的成果
动物的本能选择
为陇南的生态故事
写下了生动注脚
见证了这座城市
呵护绿水青山的成果
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天上”到“地下”
从水、气到废
许多变化在陇南铢积寸累
一幅生态“高颜值”
发展“好气质”的大美陇南画卷
正徐徐展开
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都是行动者!
我们深切地希望,未来我们的地球
能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
监制:蔡向德责编:马智泉
编辑:赵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