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量到质甘肃微电影的蝶变

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金新辉

前不久,甘肃省文联、甘肃省电影家协会等举办的“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十百千万工程·百部微电影创作项目”启动仪式在陇南市西和县举办,这将是我省微电影创作迎来新突破的又一难得机遇。事实上,近年来全省各地、各单位创作出了数量可观的微电影作品,但制作精良且颇具影响力的微电影作品并不多,导致微电影传播先进人物事迹、宣传甘肃的人文景观与地理风貌的功能并未很好地发挥出来。甘肃微电影的创作应该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向,以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来讲好甘肃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甘肃微电影创作想要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首先必须解决微电影创作中的剧本问题,其次要解决微电影影像质感的问题。

剧本问题是核心问题,因为剧本是一剧之本,一个好的剧本不一定会拍出好的电影,但一个坏的剧本绝不可能拍出好的电影,不能筑基于一个优秀剧本之上的微电影犹如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是经不起观众推敲与时间检验的。从已创作出的微电影可以看到,甘肃省微电影剧本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创剧本,大多是创作者根据身边的人或事去进行创作;另一类是改编剧本,可能是改编某一个新闻故事或某一个先进人物事迹或某一个文学作品片段。但从现状来看,不论是原创剧本还是改编剧本都普遍存在着如主题立意深度不足;人物性格特点不够鲜明、缺乏典型性;故事情节散漫不够紧凑,多流于生活的日常记录;冲突悬念不够激烈;场景与情景特色不足;台词设计感不足等问题。

立足于解决这方面问题,应该加强剧本创作理论的学习和剧本设计思维的提升。

第一,在微电影剧本的选题上要以小见大,以小故事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和深远的意义,让个体命运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而《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这种非情节剧中的以小见大的处理手法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二,在剧本人物设定上,主要人物一般以两到三人为好,主要人物还要形成行动方、阻力方、助力方,且人物各自要有各自的独特性格,独特的性格才能让人物有非常行动,进而引发典型事件,在典型事件中使人物的典型性得以凸显。

第三,在微电影剧本的故事情节设置上,要坚持简明扼要入戏快的法则,让故事情节变得紧凑,观众越快进入故事越好,因此在事件的安排上,可以采取重中间、轻两头的做法,让故事的高潮事件足够吸引观众。

第四,在矛盾冲突建立上,由于矛盾冲突是故事戏剧性的最好体现,也是剧本的核心,因此一定要想方设法建立复合矛盾冲突,即矛盾冲突当中套着矛盾冲突,它绝不是单一的人与人的矛盾、人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和人与自我的矛盾。它一定是相互交错编织的关系,只有这样主要人物角色才能产生戏剧性的需求,然后去斗争最终取得结果,而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

第五,在微电影剧本的场景和情景的选择上,要能表现甘肃的独特地理环境,选择的情景要能表现出甘肃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第六,在微电影剧本的台词设计上,只按照日常生活当中的对话逻辑是不可取的,人物的台词背后要有二次文本,即潜台词。

影像质感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画面造型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影像质感的好坏。想让微电影拥有良好的影像质感,就必须在画面造型上下功夫。创作者要以工匠精神在摄影、灯光、服装、道具、美术、置景等影像画面造型的要素细节上做文章。一部优秀的微电影所发挥的功用和产生的影响力,也许是很多部普通微电影聚合之后也比不上的。

甘肃微电影创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理论研究人员与实践创作人员一道投身于微电影事业,为创作出高水准的优秀微电影作品而不懈努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