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全力助推甘肃陇南西和县招商引资,带动

东方龙商务集团

与甘肃陇南西和县

诚邀各位企业家考察投资

诚信合作,互利共赢!

西和县概况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全县共辖16镇4乡,个行政村,总人口44.6万人,总面积平方公里。

01

西和自然资源富集

西和是全省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地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半夏之乡”。境内有中药材种味,所产旱半夏品质优良,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树木多种,森林覆盖率38.6%。

铅、锌、锑、铜、金等矿产资源富集,南部铅锌矿区为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铅锌矿带西延部分,崖湾锑矿为全国第三大锑矿,探明铅锌保有金属量90万吨,锑金属量2.7万吨,黄金探明保有金属量约.6吨。

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西和的地上地下资源富集,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称之为“复杂的宝贝地带”。

02

西和人文历史悠久

西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和仇池国的故土。境内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遍及西汉水及漾水河流域。

长道镇宁家庄遗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是陇南先民开拓最早的地区之一。北部河谷是秦王朝发祥的摇篮,氐羌民族又在南部高山崛起。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挥师北伐,六出祁山,两度过境。魏晋时期,杨氏氐羌在此建立政权,史称“仇池国”,历经四百余年,称雄一时。

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有云华山、八峰崖和仇池山等多处旅游景区,其中晚霞湖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华山正在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03

西和民俗文化璀璨

西和是声名远扬的“乞巧之乡”。流传千年、独具特色的“陇南乞巧”,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在西汉水流域的近20个乡镇、多个村,经常性参与的有50多万群众。因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女性之多、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04

西和投资环境优越

西和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近年来,西和深入贯彻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依托十天高速和国道线贯穿全境的区位优势,南上北下,积极融入周边经济区,努力把西和建设为连接关天和成渝两大经济圈的重要通道。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坚持深入推进开放开发,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先后引进了中国中药、北京德青源等多家知名企业来西和投资兴业。

重点招引

近年来,西和县坚持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不断加快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积极落实企业入驻优惠政策,重点发展6个前景好、潜力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西和县工业集中区

地处县城以北11公里的西和石堡工业园,距十天高速西和北出口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集中区规划总面积亩,现有储备土地余亩,截至目前,已投入1.8亿元资金用于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七通一平”得以实现,园区功能不断完善,为招商引资和企业落地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园区已经成为西和县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的孵化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1户,已建成投产项目9个,正在建设项目2个。园区发展前景一派欣然。

西和县现代农业示范园

西和县现代农业示范园位于县城以南12公里的何坝镇境内,总占地面积.22公顷,按照“一中心、五板块”的整体布区(“一中心”: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五板块”:马铃薯良种繁育产业板块、食用菌产业研发板块、经济林果技术推广板块、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板块、苗木花卉产业培育板块)。

重点规划建设马铃薯、中药材、八盘梨、苹果、食用菌、名优花卉等育种(育苗)技术研发与良种繁育,以及现代种植业科技推广示范和现代农业种植标准化技术推广、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形成多类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的全链条产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