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是给学生带去创新的思维和实操的技能,这是兰州学远中高考辅导学校鲜明的教学特点,学远的老师们不只是把学生当成教授知识的对象,更是当成人生路上的朋友。
纪老师(前排中)和他的学生们。
“我的纪老师”
平凉学子刘昊焱因为学美术专业来到了兰州,为了使自己的文化课不被落下,他选择了兰州学远中高考辅导学校。让他没想到的是,自此他和兰州学远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在后来考大学报考志愿、创业方向等等都与兰州学远的纪佩先老师“脱不了干系”,采访时他经常以“我的纪老师”来称呼纪佩先老师。
“其实在美术专业课程结束后,我曾犹豫回平凉市学习文化课还是留在兰州学,拿不定主意我就去找纪老师商量。长时间的接触让我觉得他是一位可信赖的老师,还有他的授课方式我尤其喜欢,当时就觉得这个老师和我很合拍。”
年12月底刘昊焱正式进入兰州学远开始补习文化课,被分到了纪老师任班主任的班上,“至今,我都记得在纪老师班里的成长过程,纪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我。”
“地理一直是我比较薄弱的科目,在纪老师这里我却学得格外轻松。纪老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课堂知识教授给我们,让我们易于接受,不仅仅是我,很多同学在学习地理时都受益匪浅。”开学前,刘昊焱从平凉市回到兰州学远学校,纪老师也是一路关心相随,“我记得那天晚上11点半才到学校,而纪老师一路上一直用电话和我保持联系,问我到哪里了、有没有迷路……到学校后他又在校门口接我,回到宿舍,又是给我拿棉被,又是收拾生活用品,这些细节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他是全能的哥哥
上课的时候,幽默是纪老师的一贯风格,地理知识点记不下来,他就用各地方言来“训话”,“怎么搞的,一点点都记不下?”一阵哄笑,大家也都放松了心情。
五月份,进入了高考倒计时,学习氛围更加紧张。纪老师更是不分昼夜地陪着学生们一起学习,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教室的人总是他。刘昊焱说,遇到不懂的问题,纪老师总是一遍遍耐心地教,直到他完全搞懂为止,回忆起来刘昊焱不禁感叹道:“这份难能可贵的师生情,总是让我感动。”
“我的纪老师是全能的,不仅给我们辅导地理,像语文、数学、历史、政治、英语好像就没有他不会的,就算有,他也会查资料搞清楚了再教给我们。”从一个地理老师变成了全科老师,刘昊焱对他有了莫名的崇拜感。
除了督促孩子们的学习,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两天吃得咋样?”“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多喝水,预防中暑。”这些日常问候看似简单,但确实非常暖心。
有时候纪佩先像个大哥哥,经常为了给学生们解压,带着大家出去游玩、打篮球;有时候他又像个严父,为大家的学习进步操碎了心。“他的角色是多样的,但是他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直到现在纪老师依然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人。”刘昊焱说。
学远影响不可低估
还没有毕业,刘昊焱便有了创办一所美术辅导机构的想法,这些想法起源于兰州学远,“我很想成为一名老师,也热爱这份职业。因为我在学远看到了一群负责任的老师,学远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的教培团队让我更加坚定我的信念。”
有了想法就要付出行动,高三刚毕业,刘昊焱再次找到了纪老师商量创办学校的事情,而纪老师就如何招生、老师的配置以及地理位置选取等问题提出了很多方案供他选择,“是他告诉我该从哪里起步,教我怎么样把这件事做起来,如何奠定扎实的根基。”
年7月份,在纪老师的指导下刘昊焱在陇南开办了名为“腕有引力”的美术辅导机构,从开办到招生再到家长联系,纪佩先将自己的经验一点点告诉了刘昊焱,让刘昊焱少走了很多弯路。
同年8月,刘昊焱被辽宁传媒学院录取。“创办了美术辅导机构,又被心仪的学校录取,我是真的很激动。”
对此,刘昊焱深有感触,他说:“一入学远门,终身是朋友。我的现在得益于学远的培养,更得益于纪老师。我在纪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很乐意向纪老师一样,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学生毕业后成为年轻创客,这正是学远教育的目的。不断创新毕业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创意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学远追求的方向,解决学生创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项目平台搭建模式,不仅符合现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促进了学远专业建设和综合水平的提升。近几年来,从学远走出的毕业生创办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类公司的比比皆是,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高达八成以上。”周倩校长对学远的教学成果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文·图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玄丝雨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