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都到文县一百多公里,要趁早晨天还未亮,早早出发。这一路上是沿江而行,穿山越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奔腾呼啸的白龙江,景色很美。车从高楼山一路盘旋而上,再一路盘旋而下,就到了文县地界。文县古称阴平,是历史上的陇南五国之一,也是当年邓艾屯过田、修过栈道的地方。天池位于洋汤峡谷,距离县城还有十余公里,逆洋汤峡谷而上,仍然是迁回曲折的盘山公路。路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伴着天池留下的奔腾湍急的溪水,丝丝凉意袭来。到了山顶,扑面而来的是群山环抱的一湖碧水,如一个妩媚的少女,轻拢寒纱,迎接来客。湖对面,朦朦胧胧中看不十分真切的青山为这少女增添了几分娴静、悠远和一点儿神秘感。拾级而下,来到轻浪拍岸的水边,戏水而乐。不由感叹这是任何人造水景都不能比的。也未带雨伞,也未想避雨,暗道这雨莫不是天池里撒下的甘露,圆我的梦来的。正是春雨贵如油的时节,正是润物细无声的雨,正是那濡衣沾襟的雨。我总以为,这样的细雨应该属于江南,身处西北的陇南,高比万仞的高楼山,下雨也应是一泻而下,势如倾盆。而此时天池的雨却很是温柔,如抚摸一般洗涤着我的尘俗之气。文县天池眼前那辽阔的浩渺烟波,幽蓝如梦,清澈如镜。它应该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可现在,它真真切切就在眼前。天水相连,碧海流波,你可捧之在手,可掬之人怀。那种比天空深、比大海浅的湛蓝迷醉了你的眼睛。清澈的湖水仿佛蓝宝石般在山顶的群山环抱中闪耀。我走过的其他很多地方的水也是清激见底的,但从没有见过这种迷人的蓝色。天池三面临崖,一面环山,有九道山弯和一百零八个小曲。山环水绕间,一道道涓涓山泉,从天池的各个方向溢出,绕过青苔,沿着密密麻麻的嫩草细细淌下,泉水晶莹透亮,温柔又鬼斧神工地把山涧凿刻的嶙峋。无边无际的绿感染着每一个人,几只硕大的色彩斑斓的蝴蝶,被薄荷般的山风吹得跌跌撞撞,向远处飘去。当地人说天池有五奇。一奇是它入水少而出水多,涨不见溢,枯不见涸。二奇是终年碧水清澈,四季不见枯叶飘浮。传说,水面稍有杂草枯叶落下,便有水鸟迅疾地衔走,所以终年水面干净。三奇是说有风无狂浪,无风偶起波,终年银光闪闪,水天茫茫。四奇是说湖底有暗流,直通大海。第五奇是说冬季零下十度仍不结冰,可它又分明不是温泉,因为到了夏天,它的水却又是冰凉彻骨的。见过许多湖泊,如此普解人意、体贴入微的倒是不多。文县天池你可以在水边驻足,也可以去天池周围的森林看看。走向林荫深处,山风抚着古树,不经意飘风落的无名小花和翠绿的树叶忘情交谈。茂密的树丛里,粗大的藤蔓缠绕盘挂,将天空光线切割成小方格。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强烈起来,这里是静谧的。几簇山花烂漫,红色、紫色的山杜鹃,白色的野蔷薇、野梨花,粉色的野百合,蜜蜂忙碌地飞来飞去,穿梭在春天的明媚里,我仿佛已经闻到了蜜的芬芳。更有野生的草莓、无名的野果,引得飞鸟,小动物前来,这里又是热闹的。文县天池神奇的天池是一个产生神话的地方。据说,这里本来只是一个孤寂的高山峡谷,山干地裂。有一个仙女得罪了玉帝,玉帝一怒之下取去了仙女的满头青丝、让她成了一个丑陋的秃头女子,为了换回自己的头发和如花美貌。仙女答应玉帝在这峡谷中凿石寻水,她凿了整整九个年头.也没有找到一滴水。到了第十个年头的端阳节,当地有个英俊的牧羊少年到山上寻找丢失的羊。听到叮叮当当的凿石声,正要低头去看,突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两只恶狠狠的狮子和一头大象向牧羊人扑来。这时,秃头仙女举起铁锤奋力掷向恶兽,没有打中,眼前却瞬间涌起了大水,把牧羊人和恶兽隔在了两岸。牧羊人为感激秃头女子的救命之恩,两人便结为夫妻,相依为命,住在湖边。从此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第二年的端阳节,王母娘娘来接秃头仙女,看他们夫妻恩爱,难舍难分,便大度地成全他们,还替秃头仙女取消了处罚,不但还给她满头青丝,还帮她梳理了一头长发。这样的爱情故事,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可以搜罗出一大堆来。而且,这样的爱情在现代人的眼里,也并非美好。但天池的每处景色却都和这个故事有关,那九道山弯,一百零八个小曲,是天兵天将们帮仙女疏导过越涨越高,没有出路的天池水的。山腰上那常年流水不断的五指洞,是仙女自己的手在山壁上戳出来的。天池边老母崖上的香红草,是王母娘娘为仙女梳头时散落的头发。还有象嘴石、狮子包等等。文县天池也许,在淳朴的陇南人心底,知恩必报才是好男儿。男耕女织,便是他心目中最朴来的爱情理想吧。而在善良的陇南人心目中,连以冷酷善妒著称的王母娘娘,也有了母性的温情和慈爱。这样的神话,也许不是很完美精致,却让人感觉到温暖。天池侧面的山坡上,有小小的村落,远望去,似乎也就三五户人家。此时,炊烟,正袅袅地升起来。我也只能和天池依依惜别。也许,运气好的话,可以在半路吃一顿纯粹的陇南农家饭。文县天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