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手足癣 http://m.39.net/pf/a_9149322.html
(本报记者郭钇杉)千里陇原,一派热火朝天的奋斗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甘肃发展。一年前的这个美好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为更好地落实中央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全国工商联的工作部署,9月1日至4日,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率全国工商联第二联系调研组赴甘肃定西市岷县,天水市麦积区、甘谷县、清水县、武山县,兰州市三市六地深入开展联系调研。
调研组严纪律、重效果、轻形式。此次调研是中央巡视组向全国工商联反馈意见后的首次联系调研,严格执行调研反馈意见,严格控制工作人员数量;严禁企业家携带随员;严格餐饮纪律,不接受任何宴请;严格工作纪律,调研稳扎稳打;严格统筹规划,严禁重复调研,认真开展调研总结。统一撰写宣传讲稿,解读政策、增强信心。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企业发展现状,摸清企业家思想状况;严格进行“认人、认门、认事”,为县级工商联加油鼓劲。调研组的11位企业家,3位直属商会秘书长划分为4个调研小分队,解决了巡视组反馈的调研重“形”轻“效”、“蜻蜓点水”和不够深入的问题。
调研期间,调研组在岷州会议纪念馆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通过接受革命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联系当前和个人实际,更加激发了为革命老区做贡献的激情。
汇聚力量
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有过“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辉煌,也有过“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凋敝。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省86个县市区,58个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还有17个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就有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参与落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是此次调研的重点内容。在第二联系调研组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定西市岷县、通渭县、陇南市宕昌县、西和县和礼县工商联负责人就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樊友山表示,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共同奋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在特色产业培育方面已经形成支柱产业,要高度重视特色产业的支柱企业,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各地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使农民即期收入可获得、预期收益算得来,增强了农民入股信心,释放了“三变”改革红利;通过提高农村特困人员救助标准、新建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发放临时物价补贴等多种措施,做好兜底扶贫,确保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工作机制,走出东西部扶贫协作新路径。
“广大民营企业为甘肃省贫困地区的建档立卡户脱贫任务的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樊友山强调。
在全国工商联和甘肃省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年6月底,甘肃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共有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产业投入44.24亿元,公益投入2.53亿元,安置就业2.37万人,技能培训9.84万人,共带动和惠及89.5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民营企业采购甘肃省贫困产品3.03亿元,共带动和汇集3.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8个未脱贫摘帽的县进入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家,精准帮扶了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个,产业投入5.46亿,公益投入0.35亿,安置就业个,技能培训人,共带动和汇集14.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民营企业采购8个未脱贫摘帽县扶贫产品包括生产原料.54万元。
在定西市岷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走访时,第二联系调研组深入了解定西市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的有效措施和取得的成果。全国工商联常委、甘肃远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刘羽桐说,企业充分发挥了信托资源和信息优势,以“扶贫车间”为载体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好做法、好经验值得借鉴。如今,岷县以中药材、蜂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区域性优势产业不断崛起。
“当下,脱贫攻坚战略正在向乡村振兴战略转型,要把‘万企帮万村’变成‘万企兴万村’。”樊友山建议,要引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做好顶层设计,为乡村振兴战略转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释疑鼓劲
广大干部、企业家信心满满
今年,受疫情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民营企业也面临很多困难,第二联系调研组深入企业、商会和个体工商户,谈问题、寻根源、找对策、提建议。
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政策宣讲会上,樊友山以“把握政策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如何看待、应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政策宣讲,为民营企业释疑鼓劲,提振信心。樊友山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向全社会释放了大力扶持企业的强烈信号,要求保护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把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要准确把握系列政策文件的重要意义;企业家要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各级工商联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担负起保企业、稳发展这个政治责任,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在服务“两个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希望不同地区,紧密结合当地特点、特色经济、支柱产业和发展规划,积极组建各类商会,支持商会发展,通过发挥商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加宣讲会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政策宣讲及时务实,对于当前认清形势、沉着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提振发展信心有着重要作用。
在天水市麦积区15万亩花牛苹果脱贫奔小康产业园,红通通的花牛苹果挂满了树梢。新民合作社理事长、天水腾飞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正权正是通过市场变化预期,及时进行数字化转型,多渠道营销,对今年的花牛苹果销售信心十足。
调研组在天水市麦积区天水桥南家居建材城调研时,董事长赵金凤介绍了今年企业运行情况。他说,受疫情影响,遇到了市场里的商户不能及时复工复产,厂家供货受到物流不畅通的限制,工程单回款慢,商户资金周转和融资困难等问题。面对困难,我们主动减免所有商户一个月的管理费用,约多万元;主动联系各银行,给予商户融资担保,解决商户低成本流动资金需求,盘活商户资金链供应。“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多措并举,稳住商户持续经营,鼓励商户提升信心、共渡难关。”赵金凤说。
“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勇于创新”,在一系列惠企政策的助力下甘肃很多民营企业趟出了新路子。
凝智聚力
助推甘肃经济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兴业热土。甘肃提出硬核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动真格“加速度”。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日前就表示,要亮出“谁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过不去,我们就跟谁过不去”的鲜明态度,为民营企业开放更多领域、实施更大奖补、创造更优环境、提供更好服务,以营商环境“升级版”催生民营经济发展“加速度”。
“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十足。”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赵少智说,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还要出实招,政策落实要到位,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工商联工作重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希望全国工商联一如既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257.html